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我在幹嘛、你在幹嘛

不對、不對。
最近的重心偏移頗為嚴重,要慢慢修正。
雖然思念也是重要的一環啦,但是要長進才更為重要。
# by bejazzman | 2008-07-29 03:06 | Soliloquy

看招募什麼人就能預測公司成長 Google執行長 Eric Schmidt

施密特,讓Google五年獲利成長四十一倍、股價衝破七百四十美元,一個全球市值最高的網路公司CEO,竟每週親自檢閱一百封履歷,因為他相信,只要能聘到聰明的員工,就能找到最棒的答案。

整理/林宏達 採訪/王文靜、林宏達

你可以想像一個全球超過一萬名員工的成功企業,執行長卻花時間做人資經理的工作,每個禮拜看一百封履歷,親自過濾人才嗎?如果你很難想像,那麼這個人就是你一定要認識的……。

十五日下午,在香港君悅頂層豪華套房,俯視整個維多利亞港的華麗海景前,《商業周刊》採訪團隊獨家專訪到網路世界裡最有影響力的執行長,Eric Schmidt(艾瑞克.施密特)。

施密特身高一百八十幾公分。他常笑,而且經常是嘴角、眼角一起笑,第一眼看上去,他像溫和的大學教授,而不是在商場嗜血競爭中衝鋒陷陣的世界級執行長。直到我們談起Google的策略和未來,他淺藍色的眼睛裡,才透出一股強烈的精光。

網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 完成五十件購併,擅長刺激公司成長

施密特每一個動作,都經過精準的控制,他的行蹤也高度保密。在我們採訪當天,中國媒體才大幅報導,施密特將第四次訪華,其實他早開始中國之行,密集和部屬、合作夥伴開會,調整在中國的布局。採訪前兩個小時,Google才告知我們確實的採訪地點。採訪時,旁邊也有貼身保鑣拿著馬表計時……。

施密特曾帶領團隊研發出挽救昇陽的Java系統,被昇陽重用一路升為技術長。加入Google之前,他是國際級企業網路軟體大廠網威(Novell)的執行長,拯救網威免於虧損。

如今施密特是網路世界裡最懂得如何刺激公司成長的人。在他二○○一年進入Google擔任執行長之前,Google還是家不賺錢的小公司,靠提供大型網站搜尋服務賺錢,不過是網路世界搶食麵包屑的小角色。

二○○一年他加入Google。那一年,Google就轉虧為盈。第三年Google在他手中上市; 二○○四年掛牌時,股價只有八十五美元,但三年後,股價漲了七‧七倍,股價一度高達七百四十一美元,一股要新台幣二萬二千七百六十元!

而不過六年時間,Google已經逼得微軟執行長鮑爾默(Steve Ballmer)公開宣布,要用四百四十六億美元的天價收購雅虎(Yahoo),全力和Google競爭。

施密特靠快速創新,不斷推出新產品,在短時間內翻轉戰局。在他上任那一年,Google只推出三種新網路服務,到二○○五年,Google一年卻能推出十五種新服務,許多都是在敵人根本沒想到的新市場展開攻擊。而且他上任期間,完成五十個關鍵購併,像購併YouTube,就讓Google成為網路影音市場的老大。

但施密特認為,他能帶領Google快速成長,最關鍵的兩件事情,第一是他懂得找對的員工,第二則是他懂得用共同決策的方法,從聰明的員工身上找到最棒的答案,「決策流程,才是Google帶動創新的核心Know-how(訣竅)。」他分析。

在一般公司,全球執行長不會管招募員工這類小事,但施密特不但管,每個星期都會親自看進入最後一輪競爭的應徵者文件。

究竟Google過去漂亮的成績單背後,神奇的配方是如何產生的?在這次專訪裡,施密特暢談他如何管理創新的兩大重點:人才和決策流程,以及他對Google未來的看法。以下是專訪摘要:

集體決策會議歡迎踢館,但每一次討論都有最後決定日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二○○一年進Google,擔任執行長(CEO)的六年間Google成功上市,營收成長三十六倍、獲利成長四十一倍。

我們認為你最主要是做對兩件事:第一、找到全世界最聰明的人,第二、從這群最聰明的腦袋裡擠出智慧,所以你發展出集體決策會議模式。你同意這個觀察嗎?

施密特答(以下簡稱答):大致上正確,Google創立時的目標,就比一般的公司要大,我們要蒐集全世界的資訊,提供給每一個人,為了這目標,我們想建立一家非常有創造力的公司,所以必須招募到能認同這目標的人,放手讓他們創造新產品,這是個很有趣的過程。

問:我了解你要找出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的思維,但是,身為全球市值最大的網路公司的CEO,你和兩個創辦人堅持全世界每一位想進Google的工程師,都要你們審查過才能進公司,哇,你應該很忙,這不是人資經理就可以做的小事嗎?

答:你要公司成長,最重要的決定就是你究竟聘用什麼樣的人。所以聘用什麼樣的員工,在公司發展的任何階段,都是你經營上能做的最重要決定。在一般公司,決策流程通常是由下而上的,聘人的決策品質也沒有經過檢驗。

有一天,佩吉(編按:Larry Page,Google兩位創辦人之一)告訴我,要預測公司成長最簡單的指標,就是看我們每個星期招募到什麼樣的人,唯有這樣才能確認我們是否聘到最聰明的人。我們有一個委員會跟新聘的人面談,如果他們覺得不錯,會再把人選送到我這裡做最後決定。這種查核流程,會確保我們「只聘最好的人」,這是很容易瞭解的道理,但很少企業這麼堅持。

問:因此,你一星期自己會看多少履歷表?

答:我一個星期看大概一百封履歷表,每個星期花好幾個小時看履歷表,通常是星期一主管會議後看。我星期一處理經營和人事問題,星期二、三處理產品問題。

問:我們從你接受《財星》(Fortune)記者的一篇訪談,看到你建置出集體決策會議(鼓勵會議中要有「異議分子」,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即便CEO同意了,也還要重來,用此極盡所能的逼出創意)。但據我們了解,在這模式前,Google原本是個沒有會議的公司。我們無法想像……。

答:那時候根本沒有任何會議(大笑)。二○○一年之前的Google,就像一個很大、很有趣的派對,每個人整天就是講話、討論,從中產生新的想法,但我到了之後,我說,「讓我們每星期來開一次會吧」。

我的模式是,每星期一開經營會議,每星期二、三開產品會議,評鑑新產品,新產品的開發團隊要加入,跟我們辯論他們的成果究竟好不好,討論內容各式各樣都有(All over the map),開會的目的是要最棒的點子。通常,最棒的點子,都不是大家腦子裡認為的主流想法。佩吉、布林(指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現在負責新技術和產品開發)和我都是工程師。他們兩位會在開完會那一週,跟工程師做更仔細的評估,從這個會議裡做的產品檢討內容,會再產生更多更細部的產品評鑑。

強勢領導不會產生最好的結果 讓一群人做決策,永遠比一個人好

問:開動腦會議,一般看法,參加的人數不超過十個,但你喜歡開大會,為什麼會找幾十個人來開?不會很混亂嗎?

答:你要知道,我們的會議跟一般的動腦會議不同,我們會對每一次討論設定最後要做決議的日期。因為我們是在經營公司,如果只是永無止境的討論,就變成像在大學做研究,永遠不會有結論,在Google,時間一到,我們就會對每個提案做出決定,是yes還是no。

問:開放式討論的優點是能集眾人智慧,但是處理不好會堅持己見,形成對立,聽說以前,為了決定和AOL合作的策略,你跟兩個創辦人之間都爭執到無法做最後決定……。

答:那是六年前,我跟佩吉、布林對要不要跟AOL合作,無法達成共識。我覺得這個合作案太危險了,他們卻覺得這個合作案是個好生意,我們分裂成兩派意見,雙方都無法同意對方的看法,甚至對對方大吼大叫。我就說,「我們停止討論,以後,我們每天四點鐘開會,討論這個問題,直到我們都同意結論為止,」他們說好。

第二天四點,所有人又回來討論這個問題,有很多新的進展,第三天下午四點,我們再聚在一起討論,最後我同意了他們的看法。結果證明,這是個好生意。

問:你曾經提到《群眾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James Surowiecki著)這本書對你管理Google的影響,可否談這本書如何影響你後來建置集體會議模式?

答:這本書很有趣。大家習慣強勢領導,大家的想法是,老闆知道所有的事情,比較聰明,也有權力決定事情,就讓他做決定吧。但問題是,這並不會產生最好的結果,從統計上來看,找到最好答案的方法是透過達成共識,在指定時限內找到最好的點子,這本書就舉了很多例子,像股票市場,如果由一群人來做的投資決策,獲利比一個人做的決策要好得多。

問:很多人讀過這本書,卻沒人發展出Google的會議決策模式。為什麼你可以?

答:我不知道。這是一定可以複製的模式,不是什麼秘密。

讓聰明員工告訴你該怎麼做,聆聽會比講話學得多

問:有人形容你的專長,是在會議裡抓住各式各樣的贊成和反對意見,整合成最終決策,就像交響樂團的指揮。在這個決策過程,管理者要有什麼能力才能駕馭這樣的天才組織?

答:領導有創意的聰明人,你不能只告訴他該做什麼,而是該由他來告訴你,公司該怎麼做。我們花很大的力氣,聘用受過非常、非常好教育的人,他們不喜歡只是聽命令辦事,但如果我換成用討論的方式,你會說,「好,我會把我的部分完成」。我的角色需要聆聽,我領導公司有兩個基本原則,當我說「我認為」的時候,這個「我」,只是指我個人的意見。另一方面,我靠聆聽比從講話學得多。這兩個領導原則其實是很明顯的,但很多領導者卻早就忘記。

問:知易行難……。

答:對,要做到很不容易,我也經常犯錯。我花太多時間談自己的想法,我也會抓狂,直接命令部屬「你一定要這樣做」,這個時候就得克制自己。

有想法卻不去嘗試,才是最大的成本

問:對Google來說,最大的成本是什麼?

答:Google最大的成本,不是稅金,是機會成本,是有想法卻不去嘗試的機會成本,對我們是很大的,就算沒找到最完美的點子也沒關係,就要去試才有機會。

問:我們從二○○七年的財務報表上看到Google的營收與獲利成長都趨緩(編按:去年十一月出現六年來首度營收成長停滯,股價從七百四十一美元跌到四百一十九美元,四成四市值蒸發),許多人也在擔心,Google的高成長榮景是否已近尾聲,你的說法呢?

答:我們不能談股價,我們對Google的未來,是看得很長遠的。我的看法是,大家是不是越來越常使用網路?是!廣告產業是不是在成長呢?是!我們有沒有更有意思的新產品要推出?是!看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我相信我們未來狀況還會不錯。我對短期變動不擔心,眼光要看長。
# by bejazzman | 2008-07-29 01:55 | 三日不讀書 面目可憎

Book List

84, Charing Cross Road (查令十字路84號) Helene Hanff(漢芙海蓮)
One up on Wall Street Peter Lynch, John Rothchild
Beating the Street Peter Lynch, John Rothchild
The Kite Runner Khaled Hosseini


ララピポ 奧田英朗
最悪 奧田英朗
電子の星 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IV 石田衣良
反自殺クラブ―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5 石田衣良
灰色のピーターパン―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6〉 石田衣良
到處存在的場所 到處不存在的我 村上龍
姑獲鳥の夏 京極夏彥
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 Lily Franky
どれくらいの愛情 白石一文
# by bejazzman | 2008-06-28 01:39 | 2008

手塚治虫 說


人を信じよ、しかしその百倍も自らを信じよ。
                   
                    ==手塚治虫==


信任別人吧,但是更要百倍地信任自己。
                 
# by bejazzman | 2008-06-19 01:06 | Soliloquy

Acidman , Shakalabbits , The Band Apart

為什麼,為什麼??
會這麼好聽阿,我的媽呀!!


先來說說Acidman好了,來自琦玉縣的三人:
大木伸夫(Vo./G.)佐藤雅俊(B.)浦山一悟(D.)
成軍於1997年至今。
最近在聽到新單曲「式日」讓我將之前的專輯,全部都翻出來重聽,流淚......我想他們的歌詞大概也是詩人式的寫法吧(稍後會附上一首歌的中譯),雖然我不懂日文,但Acidman大多的歌都像一道暖流,我想他們迷幻的Bass tone應該是這溫暖感覺的重要因子,當然其次就是大木伸夫低沈的嗓音所營造出來的感覺。和絃部份,他們是用一些常用的和絃但不同的按法(大家可以聽這首Slow Rain,簡單的C、F、G三個和絃,聽起來就是這麼有味道,個人認為這應該是有努力在Try單一和絃所有可能性情況下所造成的) ,所以曲子聽起來跟很多搖滾樂團的感覺不同(暗指:xlay......),沒記錯的話,目前有兩張專輯有台壓版,有在唱片行看到的話,可以支持他們一下哦(私心認為比同質樂團The Back Horn要好聽的多了)

Acidman official website:http://www.emimusic.jp/acidman/
Virgin Records:http://www.emimusic.jp/vmc/artist/domestic/acidman/disco.php

彩 -SAI- (後編)

懐かしの空 余りにも強く
天空 讓人太過眷戀

公園の隅で あの風を待つ
我在公園的角落 等待著那陣風

青とオレンジの混ざり合う上 月は優しく浮かんだ ひとつ
藍色與橘色相互混加調和 加上一輪悄悄浮上夜空的明月

土を忘れ笑う人と街 夏の終わり 浅黄色の羽根
在笑鬧聲中將大地遺棄的人們和街道 夏日黃昏時的晚霞 好似淺黃色羽毛一般

花火の音がして 心が弾けて
煙火綻放的聲音 心中的思緒迸發

消え敢ふ色に 何かが溶けた
在那消失的色彩中 溶解著什麼

乾いた腕で 金色の星へ 発つ鳥を追って
追逐那用乾枯的翅膀 飛往金色行星的飛鳥

世界の隙間で 色を集めた 風追い人達
在世界的空間中 蒐集匯聚各種色彩 奔馳如風的人們

波音の中 あの時君は
那時的你 在海潮聲中

過ぎ去った日々に 何かを告げた
對著已然逝去的歲月 傳達著什麼

朱色の海 影送り雲 夕方のロバ 又 羽根を持つ
紅色海洋 影送之虛雲** 黃昏天空中的驢子 身上又長出了翅膀

何度も手を振り 呼んだ空 置いてきたものは?
對著天空比手畫腳 呼喊 下一刻在天空中出現的會是什麼呢?

無くした色が 心の奥に 少しずつ咲いて
已然失去的色彩 在我的內心深處 慢慢地一一綻放

遠い日に見た 世界の隙間で それを名付けよう
回首過去的日子 在世界的空間中 替他們命名吧


=========================================


Shakalabbtis 我也是愛死了,因為另一個被我愛死的團Judy And Mary解散之後,我就很少在聽到以女聲為主唱的樂團,能這麼好聽了(雖然最近的「恰萌奇」也不錯,但音樂的深度有差),畢竟Shakalabbits四位團員是從音樂學院Muse出來的,B'z 下面那個シャカラビッツ 就是啦,大家還可以看到Casiopea的向谷實也是從這裡出來的,所以這學院的整體戰力不容忽視。
四位團員分別是Vo:UKI,Gt:TAKE-C,Ba:KING,Dr:MAH,至於為什麼他們的團名隱約可以看出好像跟兔子有關呢?! Labbit = Rabbit ?? 其實還真的一點都不假,這團的前身其實是叫做「住-shock」,後來由於主唱UKI 養了一隻兔子於是如這段:「UKIの好きな動物「うさぎ」=「RABBITS」に、英語で「SKA Love it」の意味を込め、SHAKALABBITS誕生。 」大至是說「主唱愛兔子」於是團名就改成Shakalabbits,也算隨性。
這個團音樂的特色呢,就是「年輕」,讓人有一種躍動感,吉他手喜歡用八分音符反拍的刷法來製造那種「呱呱呱呱」的感覺,不懂這感覺的話,可以聽一下這首Mushroom Cat Number Plate從24秒開始的那種刷法。
而我最喜歡他們的一首歌大概是monologue,這首歌在 50秒之後,口琴聲出來到1:00的時候,就進入主歌,我第一次聽的時候,還擅自認為口琴聲應該還會在run四小節才對,所以有給我一點驚奇的感覺。當然這首歌的MV我也很喜歡,因為我對他們身後那隻鳥頭人(感覺像黑人牙膏上的那個人)非常好奇,而2:19秒出現的那隻鳥,跟另一首歌Silk可以看出這團體還蠻喜歡以鳥鳥作為主題的。
對了,跟175R這青春團體合作的Stand by you 也是不能錯過的好歌,MV 有青春到。

Shakalabbits official website:http://www.shakalabbits.com/(網站畫風還不賴,背景音樂有點白爛)


===============================================


The Band Apart 東京樂團,成員中三名 川崎亘一 (G),原昌和 (B),木暮栄一 (Dr.)是中學就認識的捧油,95年的時候原昌和介紹他的友人荒井岳史 (V + G)給大家之後,正式開始他們音樂活動。而在98年,才正式以 The Band Apart 這個團名活動。這個樂團音樂的特色,跟Acidman有其相似處,都是以和絃不同的按法帶給人驚奇,但是他們的音色比較明亮一點,另外他們的歌和絃接續之間,有一種明顯的空間感,這點也是我超喜歡的(大概是分散和絃交代的很清楚、粒粒分明),大體來說私心喜歡The Band Apart 更甚於Acidman。但基本上,他們不是同質樂團,只是我比較喜歡Band Apart的樂風而已。

fool proof,很特別的一首歌,前奏是Bossa Nova,多希望這前奏能一直下去阿。這也是唯一一首他們Bossa味比較重的歌。

I love you Wasted junks & Greens,新專輯的第三首,標準式Band Apart風的格,大家可以跟Acidman做個比較,有點類似又不類似的感覺。

Still Awake59秒後,我聽了整個人都快飛起來了,怎麼那麼有希望阿!!!!

The Band Apart official website:http://www.asiangothic.org/band/三個團裡面,感覺最不具知名度,連個專屬官網都沒有,真可惜


小插曲:意外發現來自西班牙的同名團體:http://www.myspace.com/thebandapart!!!!!死金
# by bejazzman | 2008-06-19 00:41 | Water, Air, Sunlight


The Dream Runner


by bejazzman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